信息類別   
綠色印刷政策的改進方向
關鍵詞:無錫印刷無錫印刷公司蘇州印刷蘇州印刷公司常州印刷常州印刷公司上海印刷上海印刷公司
綠色印刷政策存在的問題基於調查結果,綠色印刷政策的問題可歸納為兩個方麵:一是綠色印刷政策本身存在問題,二是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存在問題。蘇州印刷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
一是綠色印刷政策本身存在問題 
(1)政策扶持的力度小 
政策對已認證企業優惠力度不足,政策覆蓋麵不夠廣,很多認證企業享受不到政策支持;沒有對中小企業轉“綠”的特殊政策,中小企業很難提高自身實力;已經出台的扶持政策大多為政策補貼,是需要企業先自行墊付轉“綠”費用,才可能享受到補貼。此種方式從時間上講並沒有減輕企業資金壓力。設備升級、廠房改造、原材料更換等綠色基本投入資金巨大,超過了企業所能承受的極限。這大大挫傷了企業綠色化的積極性,限製了企業的綠色化發展。 
(2)部分政策指標要求過高 
為了方便管理,達到綠色指標要求,個別地方環保部門急功近利,製定過高的綠色印刷標準指標,忽視了印刷企業實際情況和現有的技術水平,致使企業現有的工藝水平無法達到要求,企業撤離、倒閉等現象時常發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印刷業的發展。 
(3)缺少對印刷供應鏈的認證監管 體現大部分被調查企業都從原輔材料、印刷設備、廢物回收處理方麵著手實施綠色印刷。但調查中企業反映,一方麵由於國家缺乏對印刷供應鏈的相關認證,導致印刷原料、設備的供應是否綠色安全鑒定難度高,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很多供應商達不到認證標準。另一方麵,即使有時候檢測企業提供的檢測報告尚無疑點,但在實際使用中總有不合格問題產生,這直接影響印刷企業在推進轉綠過程中產品不過關,造成“汙染責任轉移”。

二是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存在問題 
(1)認證過程費用過高 
谘詢公司的認證輔導培訓費用、企業認證費用、複審費用等不但需要企業自己承擔,還要花費人工和轉“綠”成本,再加上政策本身扶持力度小、覆蓋麵窄、吸引力不足,企業轉“綠”經濟壓力增大,使得一部分企業也不得不放棄綠色印刷的認證。另一部分企業即便進行了認證,到期也不再進行複審,企業轉綠不能持續推進;綠色印刷實施的廣度和深度都受到了製約。 
(2)部分環保執法人員缺乏專業知識 
環保部門內部的員工整體素質良莠不齊,有部分員工在綠色印刷政策上的理解十分有限,尤其對綠色印刷材料、工藝、技術、設備、甚至印企的管理等方麵缺乏專業知識,不能正確判斷企業能否實行或享受相關政策,這就導致執法過程中不能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出正確判斷。如調查過程中,一些企業反映,原本自身印刷生產過程是沒有 VOCs 排放的,然而上級到訪檢查後卻依然命令企業安裝回收設備,企業迫於壓力不得不安裝“沒用”的設備,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政府公信力受到質疑,破壞了印刷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上一篇:畫冊印刷與設計公司需要掌握哪些常見的技巧?
下一篇:不幹膠標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